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建築研究簡訊第98期

  • 日期:106-12-29
專題報導張志源
高齡友善及防災智慧城市研習
  1. 前言

        為瞭解日本智慧防災技術發展狀況、坡地災害法令制度變革及智慧社區、高齡者居住環境及無障礙環境之設計內容,本次由陳所長瑞鈴率領賴副研究員深江及張助理研究員志源,赴日本進行高齡友善及防災智慧城市研習。透過本次研習,本所與日本政府、學術界及產業界進行經驗交流,拓展國際視野,並深化瞭解日本建築防災、智慧社區及高齡環境之先進研究內容。

        本計畫研習行程分成三類,第一類屬於機關、研究機構研習行程,主要拜會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建築研究所、株式會社富士通研究所、國土交通省國土技術政策總合研究所及廣島縣政府土木建築局砂防課,第二類屬於民間福祉法人照護機構研習行程,主要拜會社會福祉法人銀翼,第三類行程屬於智慧社區及無障礙現地研習行程,主要包括柏之葉智慧社區、日本東京丸之內車站。

  1. 研習行程介紹

(一)機關、研究機構研習行程

1.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建築研究所

        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建築研究所為日本國土交通省所管之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本次主要瞭解該所近年建築物無障礙研究成果及設置之無障礙設施實驗室。

        首先由森正志博士介紹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建築研究所整體研究方向,包括在住宅、建築、都市計畫之研究重點。再由研究員小野久美子博士介紹該所從通用設計觀點,進行多機能廁所研究之成果。

        其次由住宅與都市研究組臼井浩一組長介紹為因應日本超高齡社會之社區營造,製作可讓高齡者找到生存意義及健康生活之社區營造手冊。主要包括下列幾個部份:1.促進高齡者外出輕鬆地停留場所之塑造與經營手法,例如高齡者與兒童一同活動之場所、高齡者可自由地使用時間之茶館等。2.讓高齡者與社會保持聯繫,促進高齡者參加地區活動之手法,例如公園環境清潔活動、道路環境打掃活動等。

        最後,小野久美子博士帶領導覽該所通用設計實驗室,瞭解行動不便者避難設施之實驗設備,及因應不同類型之行動不便者,改善樓梯級高與級深之實驗設備。

圖1. 本所與日本建築研究所與會人員合照

圖1. 本所與日本建築研究所與會人員合照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圖2.日本建築研究所行動不便者避難設備實驗

圖2.日本建築研究所行動不便者避難設備實驗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2.株式會社富士通研究所

        富士通公司所屬富士通研究所位於日本川崎市,由我國經濟部「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海老原信義顧問陪同拜會。該所與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合作研發之自律型感測路技術防災系統,該系統能突破減災、防災系統實際能進行之監測範圍受到限制之現狀,達成大範圍資訊收集之目標。

        此外,該所與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資通所合作開發之感測系統,能讓多個具有自行發電設備之小型感測器透過無線傳輸相互連結,經由自律型感測網路,在可能發生崩塌之地點進行資訊收集(例如位移、地下水位、土壤水分),並可透過遠端遙控,由控制中心發布指令予每一具感測器。

圖3 本所與日本富士通研究所與會人員合影

圖3 本所與日本富士通研究所與會人員合影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圖4 自律型系統邊坡感測方式

圖4 自律型系統邊坡感測方式     資料來源:現場報告之簡報內容。

3.國土交通省國土技術政策總合研究所

        本次承蒙外交部亞東太平洋司、亞東關係協會、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東京本部等單位之協助,得以假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東京本部,與國土交通省國土技術政策總合研究所進行交流。該所計有榎村康史國土防災研究官、建築研究部石原晃彥建築災害對策研究官、建築研究部構造基準研究室主任研究官諏訪田晴彥博士等多位專家出席。

        本次主要交流內容包括:1.對超過設想外力與複合性自然災害之危機管理。2.震災害避難模擬技術。3.建築物地震減災因應對策。透過該次研習,增加對於建築物震災避難、減災因應對策及危機管理之瞭解。

           圖5 本所與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東京本部與會人員合影

圖5 本所與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東京本部與會人員合影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圖6 複合災害之對不同設施之受害影響圖資料來源:現場報告之簡報內容

 

 

 

 

 

 

 

圖6 複合災害之對不同設施之受害影響圖資料來源:現場報告之簡報內容

4.廣島縣政府土木建築局砂防課

        本次主要瞭解廣島縣政府如何制定針對土砂災害警戒地區、特別警戒地區之指定及其基礎調查結果之公告與說明等機制,以供作國內坡地防災管理之借鏡。

        廣島縣自2003年起,開始進行土砂災害警戒區域之調查劃設與公告,直至2017年2月共計已公告土砂災害警戒區域17,560 處,特別警戒區域(對建築物及居民生命身體具顯著危害之區域) 15,839 處。

該縣警戒區域劃設程序如下:

1.實施基礎調查。

2.於基礎調查後指定土砂災害警戒區域、特別土砂災害警戒區域。

3.基礎調查結果公布。

4.縣府公報刊登指定土砂災害警戒區域、特別土砂災害警戒區域之內容。

 

    圖7 本所與廣島縣土木建築局砂防課與會人員針對簡報進行討論情形

圖7 本所與廣島縣土木建築局砂防課與會人員針對簡報進行討論情形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二)民間福祉法人照護機構研習行程

        本次研習之民間福祉法人照護機構為社會福祉法人銀翼。該機構是位在東京都一間以社區為基礎之優質照顧福利機構。長期照護老人有40名,短期照護老人有6名,日間照護有34人。

        該機構共8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總建築面積為2,359.09平方公尺。首先由理事長石川公也先生說明日本因應未來高齡者照顧環境,引進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協助被介護者之搬移、換尿布、換床單及協助入浴之功能,該機構設施極為先進。

        在現場可看到外骨骼機器人如何提供照顧人員去照顧高齡者,另外有些特別設施設備,包括非接觸床邊監測系統,該監測系統適用於老人與失智症者,防止他們在床邊跌倒;介護機器人可協助高齡者行走;機器人Pepper 可教導高齡者作體操與運動,洗澡機可協助高齡者洗澡。

            圖8 瞭解社會福祉法人銀翼照顧機械人操作方式

圖8 瞭解社會福祉法人銀翼照顧機械人操作方式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圖9. 社會福祉法人銀翼內機器人Pepper 教導高齡者作體操與運動

圖9. 社會福祉法人銀翼內機器人Pepper 教導高齡者作體操與運動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三)智慧社區及無障礙現地研習行程

1.柏之葉智慧社區

        日本柏之葉地區自2000年起,開始著手面積達273公頃之規劃改造事業。隨著西元2005年筑波快速線開通,柏之葉學園站加入營運,提高交通便利性。西元2008年由千葉縣、柏市、東京大學及千葉大學共同參加「柏之葉國際學園都市構想」計畫,受到各界極大關注。

        柏之葉智慧社區強調「環境共生」、「健康長壽」、「新產業創造」,提出了「明日城市的新願景」,該社區由三井不動產株式會社、日立公司及當地之大學共同攜手完成。該智慧社區於西元2011年12月獲日本內閣府選定為「綜合特區」及「環境未來城市」。

        此次研習主要針對柏之葉智慧社區之地區能源管理系統(AEMS)、實質建築物與戶外環境設計及為居民提供健康支援設施內容進行瞭解。可以看到「柏之葉大學城」由政府、民間、學校聯合經營,規劃主題為環境共生、健康長壽、創新產業,以創造安心、安全、永續智慧城市,目標是通過自然能源和未利用能源之發電及蓄電、街區間電力相互調度、居民參加節能活動等建立成抗災害能力強之社區。此社區最重要之特色,是提升防災因應能力之緊急電力調度工作AEMS(地區能源管理系統),目標在創建自主經營之供電網路並擴充功能,並發展成為「智慧電網」。於發生災害時,該社區可經由利用再生能源及蓄電池,對能源進行合理分配,使BCP(事業持續計畫)、LCP(生活持續計畫)得以實現。

        此外,日立公司接待人員帶領眾人參訪柏之葉社區內之健康研究所,以及提供居民生活及創業使用之場所,讓眾人瞭解智慧建築與健康照護環境如何相互結合。

圖10 本所參訪人員與日立公司接待人員合照

圖10 本所參訪人員與日立公司接待人員合照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圖11 瞭解日本柏之葉智慧社區內健康研究所之設置內容

圖11 瞭解日本柏之葉智慧社區內健康研究所之設置內容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2.日本東京都丸之內車站

        本次參訪東京都丸之內車站,主要想瞭解該車站內外無障礙設施設置狀況。

        東京都丸之內車站位在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丸之內一丁目,為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東海旅客鐵道(JR東海)、東京地下鐵之鐵路車站。不但是日本多條鐵道路線之起點站,也是東京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該車站於1914年建造,在車站建造階段,曾被冠以「中央車站」之名,並在落成典禮當天,被重新命名為「東京車站」。自此車站促進周遭商業區域之興盛,成為東京都中心地帶。這棟建築物已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由於歷史悠久,該車站經過大幅整修,於2012年10月整修完畢,恢復原貌,重現100年前之歷史風華。車站內、周邊及地下街是廣大商圈,包括舉辦活動之廣場、購物區、咖啡店和餐廳等設施。

        東京都丸之內車站建築物之結構以強化混凝土重新建造,而三樓外牆則以面磚修復。一樓與二樓原有之紅磚結構被加以保留,而外牆覆面則以面磚修復至其原始樣貌。還了使車站能承受大型地震,技術面上還加強其隔震之性能。作為日本重要公共建築物,無障礙之設置極為完善,同時將建築物及車站周邊路面一起考量,使旅客可以拖運行李搭乘交通工具。

        在現地研習過程中,可看到該車站之建築物內,有完善之無障礙通路,包括室內通路走廊、室外通路、高低差處有坡道、無障礙廁所、無障礙電梯等。與國內無障礙設施不同之處,有專為視障者提供之無障礙電話、售票口及點字地圖。整體來說,東京都丸之內車站無障礙設施完備,另值得學習是該車站作為文化財,修建時重視原樣之保存,並增加隔震及構造之強化,可在車站內見到原站體與新設施並陳及再利用之特色。

圖12 瞭解日本東京都丸之內車站內外之無障礙設施建置情形

圖12 瞭解日本東京都丸之內車站內外之無障礙設施建置情形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圖13 日本東京都丸之內車站無障礙廁所外之點字地圖

圖13 日本東京都丸之內車站無障礙廁所外之點字地圖     資料來源:自行拍攝

三、研習心得

(一).針對先進國家身心無障礙環境法令進行研究。我國於民國107年將進入高齡社會,因應先進國家身心無障礙環境法令趨勢與時俱進,應加強針對先進國家無障礙環境法令進行研究。

(二).針對智慧設施設備導入高齡友善環境進行研究,以健全國內高齡照護環境。應針對智慧設施設備導入高齡友善環境進行研究,以創造符合高齡者使用之優質無障礙環境。

(三).推動智慧科技應用於都市及建築防災俾提升災害韌性之相關研究。平時掌握各種環境基本資料與監測變異狀況建立觀測資料庫,設定設施警戒基準,透過大數據分析結合智慧科技傳輸訊息給民眾,俾利於災前預警降低災害風險。

(四).因應第一線人員需求推動都市及建築災害韌性之相關研究。自過去之巨災經驗汲取防災知識,由系統觀點進行跨部門之整合性災害研究,找出既有防災對策、基準等項缺失,提出改善建議,以協助第一線人員提升解決問題之技術能力。

(五).推動具有法令基礎之山坡地社區管理制度相關研究。坡地社區建築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構需具備法令依據,以法令之強制力再加上開發建築管制、財政補助、災害風險溝通及交易資訊揭示等項機制,方能發揮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