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建築研究簡訊第89期

  • 日期:104-09-22
業務報導徐虎嘯
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2015)改版修正概要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88年針對臺灣亞熱帶高溫高濕氣候特性,建立涵蓋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4大範疇,兼具節能環保與生態永續之綠建築標章評估(EEWH)系統,為提升國內綠建築技術,使綠建築評估制度更為完備,經參酌美、日、英等國家之綠建築評估制度,於102年將原有一體適用的綠建築評估通用版本,擴大其範圍修訂為綠建築評估手冊-基本型、住宿類、廠房類、舊建築改善類及社區類等5類不同建築分類之專用綠建築評估手冊,並使我國正式邁入綠建築分類評估時代。

前述評估手冊為辦理綠建築標章暨候選綠建築證書之評定基準,然為因應日新月異之綠建築科技技術進步,考量國內建築產業需要、及公會與相關專家學者建議,同時為避免評估手冊更新頻率過於頻繁,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依既定3年辦理版本更新規劃,完成此5類評估手冊2015年版本之修訂,並自104年1月1日開始施行。

本次修訂主要之更新內容如下: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1. 面對本指標龐大的計算查核工作量,將周邊綠網、區內綠網及灌木歧異度等評估廢除,以簡化計算。
  2. 針對基地面積達5~20、21~70及70公頃以上之大型基地,提出採切割面積1、4、9公頃之正方格,並於其中選取一塊最大綠地間方格評估之簡化計算方法。

二、綠化量指標:

  1. 廢除原生或誘鳥誘蝶植物採用比例ra之灌木歧異度評估檢討,以簡化本指標之計算查核工作量。
  2. 配合地方政府鼓勵立體綠化政策,當栽種於屋頂及露臺的喬木具良好的防颱技術工法(必需檢附技術資料),並加設特殊固定設施時,可給予其覆土深度降為原來60%的優惠。
  3. 針對1公頃以上基地,當喬木數量非常龐大時,申請者可選用「大基地喬木樹冠面積與灌木面積檢算法」,免除逐株查驗樹面積之繁雜工作,以簡化喬木樹冠投影面積(Ai)計算。

三、基地保水指標:

  1. 過去在檢討透水性鋪面設計保水量Q2時,當其下方為人工地盤(如地下室)時,透水鋪面不予計入,然在實務上,密集商業區之廣場下方常開闢為地下室,致使這些區域即使鋪設透水鋪面仍無法計入保水指標,為反應這個問題,本次修正若地下室上方的透水鋪面其有1m以上土壤時,則可將其保水量納入計算。
  2. 在花園土壤雨水截流設計保水量Q3公式部分,修正為Q3=0.05×V3,同時為限制覆土層深度太深,訂定其最大土壤深度僅能60cm。

四、日常節能指標:

  1. 為鼓勵主機容量50噸以下之小型申請案件執行節能設計,在空調EAC指標部分,同意可比照50噸以上大型空調案件,採熱源容量密度(HDC)法評估,並新增自然通風空調折減率Vac優惠,以鼓勵自然通風設計及符合間歇空調之現況。
  2. 另為避免以非中央空調方式逃避空調審查,修正「5HP以上非單體機組、可變冷媒量多聯分離式系統或立式箱型機系統,必須視同中央空調系統來審查其空調節能效率」。
  3. 因應建築耗電空間多樣化,有關再生能源比例Rr所依據之耗電密度標準,改以動態EUI標準計算。
  4. 刪除照明光源效率比ri,以改善光源效率與燈具功率兩變數重覆評估之矛盾,並配合修訂EL合格基為0.8。

五、室內環境指標:

  1. 配合住宅法及建築技術規則之規定,併同修改樓版音環境評分判斷。
  2. 過去建築相關法令規範,其在建築採光通風部分,均採建築空間逐一評估的方式辦理,不但耗時耗力,同時失去建築平面設計對採光、氣流的整體效益關係,本次增訂自然採光性能NL評估法及自然通風潛力VP評估法,改由建築平面直接繪製可採光、可通風面積之方法,以建築整體設計的觀點,進行採光通風之整體評估。

六、水資源指標:

  1. 修正雨水貯集槽設計容積Vs及日集雨量Wr計算公式,並配合刪除日降雨概率P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