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建築研究簡訊第92期

  • 日期:105-05-24
業務報導賴深江
因應天然災害之韌性都市建構策略與評估

壹、緒  論

  臺灣是世界上最易受到天然災害衝擊的地區之一,根據世界銀行在2005年提出「天然災害熱點」報告指出,臺灣約有73%的人口居住在受到三種以上的災害威脅的地區。因而如何降低都市脆弱度與災害風險,建置高韌性(resilience)城市,乃是我國面臨之重大挑戰。因而如何有效推動與整合不同調適策略,降低都市脆弱度與災害風險,及建置高韌性(resilience)與高回復力城市,乃都市管理決策者的重大挑戰。近年許多國家與城市,例如歐盟國家與荷蘭鹿特丹、丹麥哥本哈根、奧地利薩爾茲堡、日本東京等城市,皆致力於推動城市脆弱度評估與韌性檢驗工作,以助於整合不同防災工程設施、天然環境,以及土地使用、交通運輸、都市設計、公共設施規劃與社會經濟條件,尋求可與環境變遷及災害共存的調適策略。故本研究主要目的,即在於提出臺灣都市在面對重大天然災害(主要以地震、颱洪災、坡地災害及氣候變遷為主)時,如何建構韌性都市,並以臺北市為例,進行災害韌性評估,提出調適規劃與調適策略擬定方向。

貳、研究內容

  本研究內容主要在建置天然災害韌性評估機制與建構都市韌性評估指標體系。本研究採取目前較為各國廣泛認同之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ISDR) (2002) 對於韌性之定義:「一個潛在暴露在災害的系統或社區,採取抗災或改變之調適策略,以獲得一個可接受狀態與運作模式的能力」,作為建置韌性評估體系與指標選取之依據。本研究之分析方法是以整合地區導向模式與回溯分析法(mainstream approach; MA),建立評估架構,進行整合性韌性評估,及探討都市層級之天然災害韌性分布特質,以作為研擬調適策略之基礎。

本研究之評估體系共劃分為災前條件、災時應變、災後恢復及調適與學習等三個構面,以及人口、產業、暴露、土地使用、應變能力、所得、調適能力、學習能力等8個評估項目。  

參、研究發現

  本研究針對臺北市進行案例分析,是以村里做為韌性評估之基本單位,將韌性評估分成上述三大構面進行評估。就災前條件構面,得出臺北市各個村里的韌性分布,分析發現韌性較低之地區,主要分布在中正區、中山區、松山區、大安區、信義區與內湖區之部分地區。

圖2.臺北市村里綜合韌性評估指標分布圖

圖.臺北市村里綜合韌性評估指標分布圖

  在災時應變構面,發現南港、萬華與大同區之災時應變韌性較低,原因可能是其醫療及防救災人力資源分配較為不足,且居民之平均所得與儲蓄率較低,因而降低其災害韌性。另在災後恢復、調適與學習構面,顯示大同區、萬華區、南中正區與南港區之災後恢復、調適與學習韌性較低。如將全部指標納入考慮,則全部之綜合韌性評估結果發現北投區與士林區之部分地區,綜合韌性最高;大同區、萬華區、中山區、松山區,及部分之信義區與南港區之綜合韌性最低(參見上圖)。

肆、結  論

  由於氣候變遷、極端氣候與巨大災害的威脅日益嚴重,傳統之工程手段已臻極限難以因應,爰此政府透過擬定不同法規與計畫,希望有效推動災害之風險、脆弱度與韌性評估,並提出有效之調適策略,以提升災害韌性,期能賦予都市具備降低災損、持續營運與快速復原能力。本研究嘗試建構韌性都市評估體系與指標,可供地方政府參考運用,將有助於掌握地區災害韌性特性與分布,進而選擇合適之調適策略,俾利提升災害韌性與強化調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