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建築研究簡訊第102期

  • 日期:107-10-25
業務報導黃恩浩
公共建築能源總量指標之評估

一、前言

我國建築技術規則的建築節能法規自1995年制定以來已屆20年,在現代建築營運複合化、多樣化的趨勢下,原法規所規定的建築分類與建築空間型態已與當年不同,內政部建築研究於2016年為建立因應建築複合化與氣候變遷之動態建築物外殼耗能量(Envelope Load, ENVLOAD)指標計算公式,導入臺灣建築能源模擬解析用逐時標準氣象資料 (Hourly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s 3, TMY3);我國溫室氣體減量法亦在同年通過,今後勢必要全面展開節能管制措施。有鑑於此,本所105年度委託辦理「公共建築能源總量指標評估研究」,建立以耗能特性分類的空間耗能密度標準與設備節能成效的綜合評估法,提出公共建築能源總量指標方法。

 

二、研究成果

本研究以我國公共建築物之節能指標ENVLOAD、與綠建築評估手冊之設備節能指標為基礎,結合空調節能效率EAC、照明節能效率EL等指標,加入通風、電梯、熱水設備之節能計算指標。

我國目前在建築外殼節能管制上雖有ENVLOAD指標,在空調、照明節能管制上雖有綠建築標章之EAC、EL 指標,但是這些指標缺乏統合成一次能源管制,同時對於熱水、輸送、送風設備耗能亦尚未管制,在溫減法通過及朝向建築能源總量管制方向,值得向日本建築節能法學習。日本在2013年起建築節能法由過去建築外殼、空調、照明、通風、電梯、熱水設備效率之分項規範法,改用一次能源總量管制之方法,為全球先進之建築節能法。

本研究依動態能源使用強度(Energy Use Intensity, EUI)理論,首先建立以耗能特性分類的的能空間耗能密度標準,接著以ENVLOAD、EAC、EL等指標來建立空調、照明的耗能預測公式。另一方面,依過去用水量統計、人員密度、樓層高度、換氣空間面積,建立加熱、輸送、換氣、給排水設備之預測公式。這些預測公式均包含了該項設備之節能技術與節能性能效率之變數,可明顯反應節能之功效,並因而結合成公共建築物總能源之評估公式。本研究結合建築外殼節能與設備節能成效的綜合評估法,並執行節能總量計分評估,同時可做為建立建築耗能分級標示之制度。本研究針對樓版面積2,000㎡以上高耗能、易於管理的公共建築為對象,不擴及耗能較低並管理複雜之住宿類建築。

本研究提出非住宿類公共建築耗能總量管制動態EUI理論基礎及耗能總碳排量計算公式,藉由空調、照明、插座電器設備的耗能碳排量計算及設備系統使用耗能碳排量計算公式,建立建築耗能總碳排量設計基準與評估法,並提出本方法之計算實例。

 

三、未來發展

本研究提出之公共建築能源總量指標方法(草案),建立各項設備之預測公式,並完成各項成本分析結果,後續可供作為訂定建築能源管理工具參酌,以提升我國建築物能源管理及節能水準,達到推廣綠建築節能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