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建築研究簡訊第104期

  • 日期:108-03-25
專題報導呂文弘
赴新加坡參加「2018國際綠建築研討會」及參訪當地綠建築

一、 前言

       為瞭解國際間對於綠建築暨環境永續議題上的政策架構與推動成果,本所派員於2018年9月5日至9月7日參加於新加坡舉辦的「2018國際綠建築研討會(International Green Building Conference, IGBC)」,瞭解各與會國家在綠建築案例、智慧低碳營建、綠建築商業模式、健康居住環境、智慧社區、生態親和城市與綠建築技術交流會議等議題之執行現況。另參訪當地綠建築,並蒐集國際綠建築、智慧城市與建築科技研發相關趨勢與資訊。除了加強與各國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交流之外,更可藉由研討會之參與了解今後國際上永續智慧綠建築之推動方向,對於本所推動創新低碳綠建築、近零能源建築以及智慧社區發展等相關研究領域有所啟發,亦對我國擴大綠建築相關技術與永續推動有相當助益。

       IGBC國際綠建築研討會由新加坡建設局主辦,新加坡綠建築協會 (SGBC)協辦,並結合「2018年亞洲綠建築及室內裝飾展」 (Build Eco Xpo (BEX) Asia) 及「2018年新加坡國際冷凍空調設備展」一併舉行,提供綠建築供應商展示維護生態及具節能效益的建築材料、設計與建材的會展平台,藉由營建產業代表、政策決策者、建築環境永續設計領域專業人士的共同研討交流,分享國際間在綠建築技術與政策規劃執行的經驗與心得,進而推動國際合作產業商機。本次研討會及展覽活動計有來自50個國家,10,775位專家學者與各界人士參與,其中100餘位專家學者分別在研討會22場次分項議程中發表分享綠建築執行經驗與研究成果,獲益良多。

二、會議重點

       本次IGBC國際研討會依大會議程區分為3大議題主軸進行經驗交流分享,專題演講、研討會及論文發表會等計20餘場次。研討會議題重點整理如下:

(一)本次國際綠建築研討會邀請新加坡建設局戴禮翔副局長進行特邀演講,主題為「建設美麗低碳環境」,分享世界綠建築協會各會員協會所在區域的綠建築典範案例,如何因應在地環境氣候特色,發展完備的綠建築永續環境設計技術。

圖1 特邀專題演講與討論

(二)「建築行業轉型」主軸下再區分3項子議題,包括:(1) 推進淨零碳、(2) 低碳建設、(3) 綠色金融等分別規劃專題,首先從淨零碳的全球觀點探討如何邁向零能源和零碳建築,再以綠色建築示範案例(NUS NET-ZERO ENERGY BUILDING - SDE 4)進行經驗分享。

(三)「優質建築與場域」主軸下再區分感官健康的場所、智慧新標準、環境共融的親和城市、智慧社區等4項子議題,分別就智慧化、健康、環境永續等面向探討建築與社區的執行經驗及未來發展方向。

(四)「技術研討會」主軸下再區分建築外觀、高效節能的新鮮外氣裝置和風扇、綠建築工作坊、高效節能熱泵系統、行為改變、綠建築使用者的健康與福祉、綠建築精進工作坊等7項子議題,分別就綠建築設計、高效率空調能設備系統、綠建築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行為變化及技術精進策略等面向,邀請來自各國專家與產業界分享執行經驗與技術交流。

三、國際交流與展覽會場參觀

       本次參與國際綠建築研討會過程中,分別與主辦單位、特邀演講貴賓之新加坡建設局戴禮翔副局長及國際開發司許麟濟司長等相關交換綠建築政策推動經驗,並與新加坡建築產業專家、越南建築師協會與會代表分享我國境外版綠建築標章評定制度,並邀請參加我國於10月15日至17日舉辦之環亞熱帶創新低碳綠建築國際研討會,持續進行經驗分享與技術交流。

圖2 與新加坡建設局戴禮翔副局長及國際開發司許麟濟司長交流合影
圖3 與越南建築師協會代表及新加坡建築業交流綠建築推動經驗
圖4 垂直立體綠化技術展示
圖5 整合資通訊技術之環境監測設備
圖6 鋁框構造窗的隔熱性能比較

四、新加坡綠建築參訪

       本次行程另安排參訪新加坡當地綠建築案例,以瞭解位處赤道線上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新加坡,因應發展出的永續環境規劃與綠建築設計技術,包括建築綠化、隔熱、外遮陽、自然通風、空調換氣、節水及水資源再利用等,並導入資通訊技術提升建築智慧化與管理維護水準,同時強化產官學研的跨域整合,充分展現新加坡在建構健康宜居環境與共同推動地球永續發展的努力。

(一)南洋理工大學北區學習中心(The ARC)

       南洋理工大學的每棟新建築都致力達到更高的綠建築營建標準、性能與永續性,校區內有50多棟建築獲得了新加坡綠建築白金級認證,為確保綠色校園的願景,本案北區學習中心(The ARC)更積極導入綠色設計理念,考慮與環境融合、能源資源有效利用與極致綠化,當作該校宣達綠色永續的指標建築。

圖7 北區學習中心(The ARC)
圖8 北區學習中心(The ARC) 立面鋁格柵外遮陽與壁面豎穴空調風口

(二)國科大廈 (Guoco Tower)

       國科大廈是19層與64層高低塔建築體的複合用途開發專案,建築空間包括14層的酒店、32層的辦公室和26層的住宅,地下層部分為地下6層的商業空間和停車場平臺。建築節能設計亮點是外牆採低low-e 雙層玻璃單元設計,且在所有方位外牆上都有遮陽,外牆熱傳透率值只有34.45 W/m2(當地法規要求 50 W/m2),以降低建築的冷房空調負荷;設計小組進行了幾項建築物理研究,包括陰影分析、氣流分析和熱舒適性研究,採用大容量低速風扇引導通風對流,以使半戶外空間在一年中無風的時間,仍能滿足環境舒適度的水準。

圖9 國科大廈綠建築設計理念與模型
圖10 國科大廈設計意象模擬及建築空間分區介紹

(三)住宅區綠建築 (The Interlace )

       The Interlace是新加坡一座31公寓住宅大樓,總共有1, 040住宅單元,由Ole ScheerenOMA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2013年完成,它的設計看起來像31塊六層樓方塊不規則地堆疊在一起,以六角形的排列交錯圍繞八個庭院,為每個家庭提供了周圍地區的廣闊景色。該建築基地從新加坡政府獲得了99年的租約,周圍環繞著幾個連接推廣「2012年新加坡綠色倡議」的公園, 2015年贏得世界年度建築,2014年也獲得城市人居獎(Urban Habitat Award )。

圖11 花園城市中的The Interlace立面外觀

(四)新加坡大學校園綠建築

       本次參訪新加坡大學綠建築以Kent Ridge Campus為主,包括產學創新研發中心、耶魯學院及體育館等綠建築,由建築系王才強教授引領參訪,校園個別建築屋頂或外牆大量設計立體綠化,建築群落中庭環繞水景及複層綠化,並保留老樹,雨水收集利用於水景及澆灌;建築立面均設計外遮陽或搭配垂直綠化,以提高隔熱性能,屋頂及外牆立面部分除遮陽綠化外,並盡可能設置太陽能光電版,提高校園再生能源的來源。

圖12 新加坡大學產學創新研發中心
圖13 教學棟外觀及學生活動中心餐廳自然換氣
圖14 教學棟中庭保留老樹融合設計

五、結語

       新加坡由政府機關主導推動本次IGBC綠建築研討會,並配合綠色營建產業發展需要,規劃綠建築週系列活動,邀集公私部門團體與產學各界共同參與,建立綠建築產業國際交流平台,主導東南亞地區甚至於國際發展的先機。對照我國自1999年推動綠建築標章制度以來,節能減碳成效可觀,未來如能參考本次參訪所見之跨域整合經驗,搭配大型產業會展、案例參訪、技術研習及國際合作模式,並擴大推動境外綠建築評定認可,應有助於我國推動環亞熱帶綠建築產業熱區的發展。